医疗板块股网曝门黑料吃瓜区价回升 多只医药基金一周收益超10%
最佳回答
“网曝门黑料吃瓜区”医疗板块股网曝门黑料吃瓜区价回升 多只医药基金一周收益超10%
中新网曝门黑料吃瓜区经纬2月24日电 (薛宇飞网曝门黑料吃瓜区)“真的需要耐心,拿了1个多月的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QDII),过年前割了。”面对近期该基金净值连续8个交易日的上涨,一位网友在某基金平台上留言称。
近一段时间以来,医疗板块股价出现上涨,不少重仓医疗板块的公募基金收益有所提升。据Wind数据显示,在上周(2月17日至21日)5个交易日,有多只医疗板块基金的累计收益率超过10%。
多只医药板块基金净值回升
成立于2021年9月的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QDII),由华夏基金基金经理赵宗庭管理,截至2024年年末,该基金的规模约为41.64亿元人民币,前十大重仓股均为港股上市的医药个股。该基金2022年至2024年的收益率分别约为-11.51%、-22.12%、-12.72%。
进入2025年,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QDII)的净值开始不断回升,截至2月21日,该产品的年内累计收益率约为18.88%。其中,2月12日至21日,该基金的净值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区间收益率约为14.83%,仅上周5个交易日就有约10.63%的累计收益。
2月13日至21日,诺安精选价值的净值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其中,上周5个交易日的区间收益率约为12.25%。诺安精选价值由基金经理唐晨管理,截至2024年年末,规模约为1.18亿元,前十大重仓股中,前四只标的为港股股票,其余为A股股票。
唐晨在2024年四季报中称,2024年9月24日行情以来,医药板块从风格上和策略上都不占优,跑输并不意外。但是需要看到积极的一面,目前医药板块其实在蓄势,产业逻辑仍然在不断积累,压制因素的效果在减弱且可预期反转,所以医药的问题更多是“时间”,2025 年的行情中或许能够收获“医药时刻”。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也在2月13日至21日实现连续7个交易日净值上涨,上周5个交易日的区间收益率约为11.29%。截至2024年年末,该基金规模约为71.83亿元,前十大重仓股依次是药明康德(A股)、药明康德(港股)、恒瑞医药(A股)、药明合联(港股)、康龙化成(A股)、康龙化成(港股)、凯莱英(A股)、凯莱英(港股)、泰格医药(A股)、泰格医药(港股)、康方生物(港股)、药明生物(港股)、科伦博泰生物-B(港股)、海思科(A股),上周股价的区间涨幅分别为15.01%、12.27%、6.11%、25.29%、9.64%、19.23%、8.87%、7.70%、10.53%、19.88%、14.53%、11.59%、16.93%、8.69%。
在上周5个交易日中,多只重仓医药板块的基金或医药相关ETF的区间收益率都超过10%,包括平安医疗健康(11.86%)、平安医药精选(11.69%)、中银港股通医药(11.54%)、平安核心优势(11.49%)、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11.01%)、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0.97%)、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0.95%)、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0.80%)、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10.72%)、永赢医药创新智选(10.64%)、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联接(10.37%)、天弘医药创新(10.31%)、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10.27%)等。
创新药市场受关注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有多家券商机构在近几日研报中指出,近日生物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细分板块股价的回升,与中国AI技术的发展不无关系。
平安证券在2月24日发布的研报中称,近期,中国AI企业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引发全球关注,而国产创新药作为硬科技的一部分,正呈现出量变到质变升级。中国创新药企正在用类似DeepSeek的路径重塑全球医药创新格局:用更低的成本,创造相同甚至更好的创新成果。另外,国产新药出海后快速放量,实现国产创新药的全球商业化突破。政策端也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为中国创新药企创造优质发展条件。
国金证券在2月23日发布的研报中称,医药板块持续强势表现,其中市场对医药板块中的成长性赛道尤为关注:一方面,AI 医药医疗应用持续落地,诊断影像设备、药物设计研发、互联网医疗与大健康等领域持续受到市场热切关注,建议积极围绕三大应用领域龙头企业展开布局。另一方面鼓励政策持续落地,创新药赛道得到政策和医保多维度支持,同时中国创新药出海逐步扬帆起航,海外授权合作活跃,重要靶点临床兑现和商业化突破不断取得进展,建议持续关注重大赛道(如肿瘤ADC、自免、糖尿病内分泌等)领先企业。
诺安基金基金经理唐晨对中新经纬表示,2025年创新药的核心逻辑在于“商业化”。他说:“创新药企业最需要的是市场,而政策端的‘商保’和‘丙类目录’将成为关键。创新药的商业模式能否得到认可,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盈利和销量提升。如果更多企业能够突破这一瓶颈,创新药的估值将被重塑。”
对于海外市场,唐晨预计,未来2至3年创新药的出海趋势将延续。他提到:“海外市场不仅是创新药的新增长点,更是其商业模式得以验证的关键。出海的成功将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港股创新药近期表现相对亮眼。参考由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恒生创新药指数表现,截至2月21日,该指数2月份以来累计上涨22.76%。
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基金经理金璜近日表示,根据万得一致预期数据,截至2月19日,港股创新药板块未来两年的每股盈利增速均超过20%,在经历过去3年价格的震荡磨底后,创新药企业步入收获期,盈利能力逐渐开始验证。展望未来盈利预期,差异化产品叠加优异商业化能力的创新药企业有望继续打开盈利空间,同时创新药出海也有望成为企业寻求估值溢价的关键破局路径。
在回避风险方面,唐晨建议,投资者要警惕那些尚未出清风险的公司,比如那些仍然受困于高估值、大订单影响、行业周期下行等问题的CXO企业。他说:“投资者需要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的增长潜力,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