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37大但人文艺术-任汾co“特种兵式”游香港
最佳回答
“37大但人文艺术-任汾co”“甲亢哥”37大但人文艺术-任汾co“特种兵式”游香港
4月437大但人文艺术-任汾co日,在海外视频平台YouTub37大但人文艺术-任汾coe坐拥3800万粉丝的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亮相香港,随即开启一整天的“特种兵式”旅行。
在香港,“甲亢哥”既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打小人”,又到海洋公园看大熊猫、投喂企鹅,还品尝菠萝包、蛇羹等地道美食。当然,也少不了继续“搞抽象”。
当天“甲亢哥”直播超过9小时,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6万,相关视频的总观看次数超过748万。

亲上阵“打小人”
“甲亢哥”的香港第一站,来到铜锣湾鹅颈桥下“打小人”。“打小人”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最初为防止白虎伤人,而后逐渐以“小人”(纸条)取代白虎,寓意击退小人、求诸事顺利。
摊主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拿着高跟鞋抽打“小人”,“甲亢哥”先是受到文化冲击般惊奇地瞪大双眼,随后越看越有信心,决定亲上阵,在摊主的指导下有样学样地打起“小人”。
“人生第一次看到大熊猫”
从铜锣湾“急行军”后,“甲亢哥”一行又来到香港海洋公园。
穿过一条昏暗走道,一对大熊猫母子出现在“甲亢哥”眼前,萌得这位搞笑猛男秒变“夹子音”,难掩兴奋地直呼:“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大熊猫,它们看起来不像真的!”又自问自答:“大熊猫危险吗?我觉得它们一点也不危险。”
看到大熊猫“盈盈”把儿子“细佬”压在身下,“甲亢哥”一脸担忧,一直问饲养员:“大熊猫宝宝还好吗?”听饲养员解释这只是母子互动后,他放下心,又开始“抽象发言”:“那我可以进去玻璃里面吗?”吓得饲养员连连摇头。
一路上,“甲亢哥”不断用在内地学到的中文跟大家打招呼,“你好”“谢谢”不绝于耳。在海洋公园,“甲亢哥”遇到一位亚洲面孔的女生,很自信地上前用广东话说了句“你好”,在得知这位女生是印度尼西亚人时,赶忙切换语言系统,连道“Terima kasih”(印尼语,谢谢)。
“我抽的签很糟糕对吧?”
“甲亢哥”来到上环文武庙参拜,并在职员的指导下求签祈福,他自信满满地拿着求中的签,自认为是“上上签”,结果当职员为他拿来解签册,他越读越觉得不对劲:“我抽的签很糟糕对吧?”一旁的职员笑着说不知道。

坐“叮叮车”游香港
香港标志性的“叮叮车”也在“甲亢哥”的体验列表中。他爬上“叮叮车”二层,兴奋地将半个身子伸出窗外(小新提示:好孩子可不要学),与迎面而来的另一辆“叮叮车”上的乘客握手,也向路边追逐着“叮叮车”的粉丝挥手互动。
地道美食尝个遍
“甲亢哥”一日内几乎把香港地道美食尝了个遍,在茶餐厅品尝菠萝包,惊呼“入口即化”,“这东西好吃极了,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他还将手中的菠萝包递给粉丝,与大家分享;在庙街小摊,他们吃了牛杂、鱼蛋和糖水;之后又勇敢试吃蛇羹,尝试一口后,直接瞪大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比我想象中好吃多了!”
转场途中,“甲亢哥”得知自己的账号粉丝数突破3800万,难掩兴奋,干脆翻了个跟头。他还在吃蛇羹期间与粉丝互动,接过现场粉丝递来的半只西瓜和写有“38”的蜡烛,将蜡烛插在西瓜上,当作蛋糕庆祝许愿。
治愈维港游
临近傍晚,“甲亢哥”来到尖沙咀,在李小龙铜像前摆出同样姿势合影。此时闻讯而来的粉丝将海滨一带围得水泄不通。“甲亢哥”为避开人潮登上一艘游艇,夜游维港。
这艘船上载着不少来自中国内地的旅客。“甲亢哥”跟他们学普通话、学功夫“螳螂拳”“蛇拳”,生硬的姿势引得船上旅客们笑声不断。
其中一位来自浙江的女孩,跟“甲亢哥”谈起自己因天生娃娃音困扰,曾被人嘲笑,“甲亢哥”鼓励她:“你的声音很美”,并给她讲述自己也曾因肤色而遭歧视,但最重要的是“做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得知过几天就是女孩的生日,“甲亢哥”掏出一个小玩偶送给她留作纪念。

谁是“甲亢哥”?
或许最近不少人的社交平台都被这位“甲亢哥”刷屏了。
“甲亢哥”本名小达伦沃特金斯,由于他直播时情绪亢奋、表情丰富、肢体语言疯狂,被中国网友戏称为“甲亢哥”。2022年,20岁的他开始全世界边走边播,两年半以来直播了约25个国家。自3月底开始,“甲亢哥”先后前往上海、北京、河南、成都、重庆等地开展直播。
在北京时,他穿着红色“大花袄”西装参观故宫、攀登长城,更试喝豆汁及爆肚等北京地道美食,直言味道“特别、有趣”;在成都,他看川剧变脸喷火被吓到;在重庆,他为眼前的“赛博城市”惊呼,在下浩里老街体验手碟并与粉丝互动。
他不时用生硬但诚恳的普通话向民众打招呼,更高呼“我爱中国”。其TikTok及YouTube直播中,弹幕密集,外国网民亦留言惊讶“中国城市好干净”“中国人好友善”。
3月27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发文称赞“甲亢哥”的中国行,称这位20岁的美国人气网红,正在用数字的方式弥合文化鸿沟,并为外国观众创造了解中国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