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习近平经济刚开始拒绝后来慢慢接受视频思想的鲜明实践品格
最佳回答
“刚开始拒绝后来慢慢接受视频”把握习近平经济刚开始拒绝后来慢慢接受视频思想的鲜明实践品格
把握刚开始拒绝后来慢慢接受视频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实刚开始拒绝后来慢慢接受视频践品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一个鲜明品格。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中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进行深刻总结,指出“这些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改革开放前我们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和认识,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和我们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深化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中指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等等。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品格,表现为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出发,聚焦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带来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中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大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比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重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等时代特征以及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部分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面临“低端锁定”风险等现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将创新发展确立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又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思想新论断,要求“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观。再如,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对于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开放发展理念,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既反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势,也是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遵循。在开放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主动把握时代大势,更加注重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重点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并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牵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制度是根本,是保障,是工作开展的依据。实践发展必然会催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新需求。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加剧以及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等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着眼于解决这些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主客观条件具备,我们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在《准确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所有制上,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一方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通过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另一方面,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通过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等,切实有效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在分配制度上,始终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效率与公平动态平衡的体制机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通过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等,发挥好初次分配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完善税收调节机制、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等,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通过完善公益慈善事业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以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为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这一重要问题,不断探索、深化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科学定位。比如,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统谋划和部署了一系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包括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升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水平;等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以全球治理新理念为基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的多篇著作中,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作出分析阐释。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中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指出:“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中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我国致力于在更多领域、更广范围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发展鸿沟持续拉大,个别国家的赢者通吃、零和博弈思维行径给全球经济稳定前行与各国协同进步带来威胁。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世界历史演进趋势新走向、发展格局新变化、交往方式新特征等方面进行规律总结与改革创新,从正确的义利观出发,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也为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有利于在实践中推动各国摒弃零和博弈思维,以合作共赢促进国际经贸规则与时俱进变革,实现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进而推动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范 欣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