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Fuqer18–19HD看振兴)山西长子:樱桃红满枝 “映红”致富路
最佳回答
“Fuqer18–19HD”(乡村行·Fuqer18–19HD看振兴)山西长子:樱桃红满枝 “映红”致富路
中新Fuqer18–19HD网长治4月22日电 题:山西Fuqer18–19HD长子:樱桃红满枝 “映红”致富路
作者 杨佩佩 张泽峰 刘盼
春日时节,走进山西长治长子县鲍店镇西马村泽坤樱桃采摘园,Fuqer18–19HD一颗颗红樱桃挂满枝头,这片占地100亩的樱桃园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典范。近年来,该村立足资源禀赋,通过“党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模式,让樱桃产业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党建引领:破土而出的樱桃产业
2018年,经过多方考察和市场调研,西马村支村“两委”发现樱桃种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决定盘活土地资源,由村委会牵头,流转100亩土地建设泽坤樱桃采摘园。
最初发展樱桃产业时,不少村民持观望态度,担心投入大、风险高。西马村党员干部带头干,用实际成效让村民看到樱桃产业带来的好处。正是这种党建引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为泽坤樱桃采摘园顺利建设奠定基础。
其间,园区专门从运城市绛县引进樱桃种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选派本地技术骨干外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品种优选、科学栽培和精细管理,园区克服气候条件对樱桃种植的限制,实现优质高产。
“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能多赚好几万元,孩子上学、家里盖房的钱都有着落了。合作社和村党支部不仅帮忙联系商超、电商,还拍视频宣传,现在批发商拉过去直接就能卖,再也不用自己拉着樱桃到处找销路了。”农户黄大姐说。
如今,园区还开设了电商店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预计今年樱桃销售额将突破100万元,户均增收8万余元。

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蜕变
在泽坤樱桃采摘园智能化温室大棚,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着温度、湿度,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滴灌,自动化卷帘设备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这些现代化农业设施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让樱桃种植走上科技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园区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即可远程监控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实现自动调节。安装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能够根据樱桃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将水和肥料按科学比例混合后通过滴灌系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
同时,园区还从大连等地引进美早、佳红、美国红等优质樱桃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果个大、耐储运、甜度高等特点。这种标准化生产不仅提高了樱桃的商品率,更为打造品牌奠定基础。
此外,园区积极开展电商营销,利用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型销售模式,将樱桃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从枝头到舌头”的短链销售模式,既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益,又确保樱桃的新鲜度和口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引领乡村蝶变
泽坤樱桃采摘园的蓬勃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为西马村人居环境整治注入新动力。乡村产业发展后,生活环境的改善成为村民的新需求。
西马村推进的道路硬化、污水处理、乡村绿化、墙面美化等工作,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宽阔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统一规划的民居墙上,绘有富有乡土气息的彩绘;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在闲暇时跳舞健身、休闲娱乐。
这些变化让西马村从一个普通的农业村蜕变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名村民。“以前总觉得种地没出息,现在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有的承包大棚,有的搞电商销售,村庄里越来越有活力了。”一名村民感慨道。
西马村党支部书记秦旭庆表示,依托樱桃园区,村里正在筹备农家乐、民宿等,打造集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同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让该村的樱桃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