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民间秘欧美黄片方” 实为“三无”药粉 百万元假药如何借“秘方”之名流向全国?
最佳回答
“欧美黄片”号称“民间秘欧美黄片方” 实为“三无”药粉 百万元假药如何借“秘方”之名流向全国?
央广欧美黄片网北京4月18日消息(总台欧美黄片记者管昕 王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将田间野草晒干磨粉,加入从药店购买的消炎药、止疼片等西药磨成的粉末混合包装销往全国各地,“三无产品”竟成了“民间秘方追风活血散”,可实际上,这却是谢某等人自制的假药!去年9月,甘肃白银检察机关在办理这起案件时,发现当地药品监管存在漏洞,向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
半年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对辖区所有公园、人流密集街道的“野药”“保健品”摊点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共发现并整改相关问题12件。近年来,制售假药犯罪呈现跨区域、网络化新态势。如何整治这些或将危及人命的“民间秘方”?
这起案件源于甘肃白银一位市民的举报。这位市民经熟人介绍在江苏徐州的“谢大夫”处,转账220元购买了一包药。几天后,他收到一份快递,里面有100个小包装白色粉末。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石楹倩介绍:“一起看别人下棋的时候,就有一个老头对他说,有一个姓谢的大夫比较神,有一款专门治疗腰腿疼的药。因为他的父亲有腰腿疾病,于是留下了谢大夫的电话号码,并且给这个人转了220元,收到10包白色粉末的中药,里面还有谢大夫的名片,名片上写的是‘民间秘方追风活血散’。”
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准文号等信息,连成分都没有标注,收到药后,这位市民怀疑是假药,便带着药到公安机关报了案。经过专业机构检测鉴定,药品中含有“吡罗昔康”成分,它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保健品、普通药品中添加的化学成分,开发含“吡罗昔康”的复方制剂,必须经过国家药监部门的审批。
根据相关法规,“民间秘方追风活血散”符合“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情形,为假药。2023年4月,公安机关决定对该案立案侦查。侦查人员顺着快递信息发现,销售这些假药的谢某某是安徽宿州某镇一名普通村民,没有执业医师证书,却售卖“野药”多年。
承办检察官石楹倩说:“因为嫌疑人从抓获到庭审,再到最后的法院判决,对销售假药的来源从不供述,所以药到底从哪里来的,谁生产的,线索就断了。再者,它们被销往全国各地,有大量账单收款,向全国发货的快递就将近3000单。一个单子应该对应一个买药品的人,但是公安机关的核实难度太大。”
如何准确认定销售金额,是公安机关遇到的一大难题。为此,邀请白银区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根据检察建议,公安机关进一步侦查发现,谢某某共向766人售卖自制“民间秘方追风活血散”。经比对售卖记录与快递物流信息,两者互相对应、印证。根据谢某某的账单交易明细,谢某某累计收取上述766人的转账共100余万元。
石楹倩透露:“100余万元的数额是非常保守的。邀请我们介入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求把快递单和将近三年的账单全部调出来进行梳理,通过快递单号的名字和社交工具一一对应,认定犯罪数额,如果互相之间对应不上,就予以排除。账单和快递单能够一一对应的不到800人,实际上的发货单将近3000单。”
据介绍,谢某某的聊天记录显示,其不仅自己售卖,还积极寻找下家二次销售,以提高销量,获取更高收益。结合购药人员证言,可以认定其具有销售假药的主观故意,案件证据足以证明其销售假药的事实。石楹倩说,案件存在犯罪产业链。
石楹倩表示:“除了白银本地之外,在宁夏有犯罪的,有下游犯罪的就是通过他手里面。除了零散购买之外,还有大面积购买的人是作为二次中间销售商向外销售的,有些人涉案金额比较多,有30余万元。还有在宁夏、甘肃庆阳等地,也有二级销售商,相当于二级销售商从他这里买了药以后再加价卖给其他人。”
最终,法院以销售假药罪判处被告人谢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八个月,并处罚金202万元;追缴被告人谢某某违法所得100余万元;判处被告人谢某某承担损害赔偿金100余万元。其他从谢某某处购进“追风活血散”并在当地销售的12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多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涉案金额达40余万元。白银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药品监管存在漏洞。
石楹倩表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监管不太到位。实际上,这种药的生产过程比较简单,当地有部分人在从事销售‘野药’工作,在全国各地像公园、棋牌摊子上都有销售。因为其流通性比较大,在全国各地发的货比较多,邮寄到全国各地。正常来说,邮寄的快递是什么,应该有监管,这方面有点缺失,导致大面积流入全国各地。”
海南一家公立医院中医师程华尧对记者表示,一些菜市场、城乡集贸市场时有兜售各种“神奇”贵重中药材,其中许多系假药,如用普通红花冒充“藏红花”,用山羊角冒充“羚羊角”,用各种香精粉末冒充“麝香”等。各种“养生保健会所”也时有兜售各种“神药”。
程华尧说:“有些人在公园或者在菜市场,甚至药店或者小诊所,都在配制这种‘野药’。有时候我看到公园或者地摊上有小商贩卖假鹿茸,包括所谓的‘藏红花’,都是用普通红花冒充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表示,整治“三无”药粉乱欧美黄片象,需要监管部门、社会和个人共同形成合力,才能得到有效遏制。首先,监管部门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市面上的“三无”药粉,彻查来源和流向,严惩重处制售行为;其次,要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规范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从源头遏制假药流入市场。此外,要鼓励消费者通过12315平台等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三无”药粉问题线索。邓勇教授还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秘方”,购药认准“国药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