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海蔚蓝:vivienne westwood 日本美术馆怎样架起中美文化沟通之桥?
最佳回答
“vivienne westwood 日本”东西问丨海蔚蓝:vivienne westwood 日本美术馆怎样架起中美文化沟通之桥?
中新vivienne westwood 日本社纽约1月23日电 题:美术vivienne westwood 日本馆怎样架起中美文化沟通之桥?
——专访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总策展人海蔚蓝
中新社记者 王帆 廖攀
位于纽约的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中心。自1966年建馆以来,该美术馆以极具创意的展览主题和专业现代的策展理念,在美国和中国艺术界赢得响亮名声,架起了中美文化沟通之桥,促进了美国乃至世界观众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理解。
展览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有何意义?怎样更好通过展览让身处美国的受众理解和感悟中国?近日,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总策展人海蔚蓝在纽约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她表示,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展览的艺术传递不可或缺,会让人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文化的作用。
近日,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总策展人海蔚蓝在纽约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近期的“龙城之金”特展,向人们讲述了一千六百年前“三燕”(中国古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三个政权的统称)的故事。展览中是否有令你难忘的瞬间?这次展览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海蔚蓝:展览中,确实有观众的评价让我印象很深。在开幕式上,有一位观众是首饰设计师,看到“三燕”的金饰艺术时两眼放光,说“哇,一千六百年前的设计怎么这么现代”,表示要告诉所有朋友都来看。在闭幕酒会上,有一位观众说“感觉三燕文化从来没人介绍过”,评价选择这个展题是慧眼独具。当然,还有很多人用“令人惊叹”来称赞这个展览。
我一直想做一个介绍中国民族融合的展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不同文化互相碰撞、互相激发,产生了多元、丰富的文化积淀。这个展览的意义超过了展览的本身。我知道很多人不了解慕容鲜卑,选择“三燕”这个主题,就是想通过一个小的窗口,告诉人们中国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是由来已久的事情。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打开人们的视野,让大家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文化和它的作用。
中新社记者: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举办了一百多个中国艺术主题展览。你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展览涵盖的主题?选择和策划主题通常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海蔚蓝: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的特别之处在于:一是历史较久,1966年就成立了;另一点在于,美术馆的创立者很多是美国收藏家,这群中国艺术爱好者对办展提出很高的要求,即具有原创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的主题展。原创性要求我们要做他人从没做过的主题,或是当其他人做这个主题不够深入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发掘更深的涵义。我想这两点是主导,是寻找展览主题时的初衷。
一路走来,美术馆大概做了一百二十个展览,主题涵盖各种艺术门类。我向来认为,从三个方面讲中国艺术,才可能得到比较完整的概念,即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当代艺术另当别论,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汲取营养。
中新社记者:在你看来,展览这种形式的艺术传递是否不可或缺?展览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有何意义?
海蔚蓝:展览实在是太重要了。虽然博物馆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但我观察到,最近一二十年来,主题展的发展越来越蓬勃,博物馆界在策展理念、选题和制作等方面都有进步。很多观众把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的打卡点,非去不可。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一种遗存。一代代人总要想有种存在感,靠什么来体现?艺术非常重要。后来的人要知道过去,如果没有艺术作品,怎么做到生动形象地了解?所以艺术是不可或缺的。展览的形式,我想将来只会是越做越好,希望能把大家都吸引到博物馆去。
中新社记者:进入二十一世纪,策展理念更新发展迅速。《纽约时报》曾称赞你的策展风格“小而精”。你的策展理念在过去二十年是否也在持续发生变化?
海蔚蓝:你引用的这个评价,说我们常常做出这里最好的亚洲主题展,我当时看到时也很吃惊。这个评价还说,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以小见大”,所有艺术品被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中,观众对艺术会有更深的理解。
世界永远都在变化,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有一些原理是亘古不变的。在策展理念方面,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呢?创意。你总要做一些原创的东西,这个理念是不会改变的。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怎样发掘。每个展览都有它的灵魂,找到这个灵魂,这也是亘古不变的。当然,每个策展人可以做出不一样的东西,这个要看策展人自己的认知和学识。
中新社记者:你在《中国艺术在美国》一书中提到“坚信真正的艺术有益于人类的悟道修行”。在纽约这座充满艺术感的城市,策展非常有挑战性。作为专注于介绍中国艺术的美术馆馆长,你觉得怎样做才能更好让身处美国的受众理解和感悟中国?
海蔚蓝: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真的”“伪的”和“在中间的”。真正的艺术一定是真诚的,反映艺术家自己的感受以及对天地、对世界的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如果我们可以将这些真诚的部分表达出来,我相信,这种“潜移默化”会对人有所启发。
作为博物馆人,我们要把服务观众以及教育的职责放在第一位。要处处为观众着想,然后从展览主题的选择到内容的深化,要让观众知道在展览中可以学到东西,在艺术方面或对生活和思想有所启发。真正的艺术有这样的作用。
中新社记者: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曾多次举办春节主题的展览。你觉得春节主题的展览为何受欢迎?
海蔚蓝:春节主题的展览,我首先要致敬老社长翁万戈先生,美术馆首个春节主题展就是1986年在翁万戈先生任上开始的。我曾做了三个春节主题展,其中《鸡年吉祥:中国新年的传统》展从古到今、从文人艺术到民间艺术全部都有体现,《十二生肖:庆中国新年》展讲十二生肖,大家都很感兴趣。每次春节主题展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来的人很多。
春节主题展受欢迎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刚才提到的艺术是表现人类曾经存在的痕迹。庆祝新年的意义就在于庆祝我们都还活着、我们都还存在着、我们都有新的事情可以期待。庆祝新年具有普遍性,比如纽约时报广场跨年也有很多人围观。当然,中国庆祝春节由来已久。
近日,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总策展人海蔚蓝在纽约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中新社记者:2024年12月,春节申遗成功。假设全世界的展览资源都可选择,你会如何策划春节主题展?
海蔚蓝:如果说我有可能选择全世界的东西,通过一个展览来表现春节,可以有好几个部分来做。目前没有这样的大展,我这里都是很小的展。放在世界的层面上,可做的真是更多了。上下左右,天上地下,都可以串起来做。
博物馆馆长除了建立他们自己本馆的特色之外,到某一种层面应该联合起来,一同“把拼图的小块拼成更完整的图景”。最理想的是,就像你提到的,在同一个档期,很多博物馆都展春节的主题。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上难度也很大。
中新社记者:你对未来中美文化交流有何期待?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2025年有何展览计划?
海蔚蓝:华美协进社创立的初衷,是要通过文化和教育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沟通和理解。这个宗旨很崇高。今后,我希望美术馆还是循着这个宗旨走,做有益于人类悟道修行的事。
今年3月6日到7月13日,我们计划展出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当地有非常喜欢中国艺术的美国人,这些青铜器曾是他的私人收藏,纹饰和造型极富特色。众所周知,青铜器在中国艺术里占有很重的分量。我们很高兴有机会在纽约展示它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