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就餐区己满十八从此转人”与“考研萌宠区”舆论天差地别 创新管理与人文关怀如何结合?
最佳回答
“己满十八从此转人”“学霸就餐区己满十八从此转人”与“考研萌宠区”舆论天差地别 创新管理与人文关怀如何结合?
这个己满十八从此转人周末,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己满十八从此转人招生初试正在进行。在复习冲刺的最后阶段,山东师范大学的萌宠乐园成了本周无数跟考研有关的新闻里格外可爱的一条。为了帮助同学们缓解考研的压力,学校在校园里设立了一个“萌宠区”,同学们可以在这摸摸小马、喂喂小羊、撸一把羊驼、跟梅花鹿合个影,在紧张的复习之余换一换脑子。
同样是本周,另一条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闻却显得不是那么轻松,说四川成都某中学在食堂划分出了“学霸就餐区”,不但在地理上跟其他同学区分开了,在料理上好像也有点特权,从现场照片看,学霸就餐区从餐具到菜品都明显比其他同学的高级。
为什么“考研萌宠区”得点赞,“学霸就餐区”却被诟病呢?
首先是因为大家看到这两个新闻的照片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把自己带入进去。“考研萌宠区”的照片里,冬日暖阳下的树林中,几个同学脸上丝毫没有即将迎来大考的紧张和焦虑,几只手同时埋进羊驼毛茸茸的大脑袋里,那真是隔着照片都能同样享受到学校提供的心理按摩,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校方为营造温馨、有活力的学习环境做出的努力。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看到“学霸就餐区”的照片中远比其他同学豪华的餐具菜品,也很容易把自己代入进去。但是,这一次,恐怕绝大多数人代入的都不是照片前景里那几个学霸,而是照片背景里那模模糊糊却熙熙攘攘的其他同学。因为不论是一个高中还是日常生活里,拔尖的永远是少数,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那个默默努力着的普通人。在这个事件中,大多数人恐怕没太多心思替那几位所谓学霸们自豪,大家反而会天然地站在普通人的视角上,感觉到了失落和不公平。同时,坐在被人为跟其他同学分隔开的位置、吃着不一样美味的所谓学霸们,可能也并没有体会到什么优越感、也很难有那种学校希望他们体会到的被奖励的感觉,他们恐怕反而会有点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不论是成功的“考研萌宠区”还是失败的“学霸就餐区”,学校主动尝试创新管理的初衷都是值得肯定的,尝试创新了,就一定比对学生的进步视而不见强。但是,出发点再好,走错了方向也是白搭。通过舆论对这两次尝试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也应该看到,对“成功”的单一的定义、优绩主义、唯分数论等等旧观念乃至错误理念,不但在教育领域已经跟现代化的人才培养工作格格不入,更逐渐被更多领域乃至被社会通识所质疑。
近日,浙江某大学推送了一篇公众号文章,标题是“67656分之24”,说有24名同学在60000多学生里脱颖而出,拿到了学校最高层次的奖学金。正如网友们所说,这种价值观,并没有让当分子的24名同学显得更优秀,反而会让人发出“学生已经沦落到用分子分母来衡量了吗”的感慨。毕竟,如果优绩主义的眼睛只看得见所谓分子,而对一个个、很多个各有所长、各有所需的活生生的学生看成分母、视而不见、看成是“0”,那么这样的教育,就像“0”做除数一样,毫无意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