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林小涛段雅李白“酒隐安陆” 诗名盛传天下
最佳回答
“林小涛段雅”(文化中国行)林小涛段雅李白“酒隐安陆” 诗名盛传天下
中新林小涛段雅网武汉4月2日电 题:李白“酒林小涛段雅隐安陆” 诗名盛传天下
记者 艾启平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山中问答》,写出了其隐居生活状态。诗中所提及碧山,即今湖北省安陆市白兆山。
安陆位于湖北省中东部,是历史上的安陆郡、安州、德安府等治所所在地。据记载,青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于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来到安州(今安陆),此后在此生活十余年。
在安陆,李白与已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许紫烟结婚。他与许氏夫人结发情深,在安陆生下一儿一女。李白以白兆山为居住地,以诗会友、交游天下,留下《静夜思》《山中问答》《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等106篇传世之作和18处遗址遗迹。
“碧山俏似诗”
白兆山位于安陆西北,古称碧山,属大洪山余脉。记者近日来到白兆山。进入山门后,沿着3层62级台阶而上,来到了一栋三重檐庑殿式仿唐建筑——“安陆李白纪念馆”前。
据白兆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李白纪念馆原建于安陆城西,2010年迁址白兆山,2012年11月完成陈列布展并对外开放。该馆楼高32.5米,建筑面积6370平方米,陈展面积4000平方米。
记者注意到,该馆以《一代诗仙,永远的李白》为主题,分为“盛世李白”“安陆李白”“魅力李白”三大部分,收录唐代生活用品、李白诗词以及历朝历代抄录李白诗词作品400多件,运用图片、文物、绘画、场景、雕塑、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展览形式,浓缩了“诗仙”李白生平。

据介绍,在白兆山西侧山麓,有一座绀珠亭,亭前是一池碧水。绀珠亭后有桃花岩,西倚笔架峰。据称,绀珠泉是李白生活取水之处,李白曾在此处读书、饮酒。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李白当年于白兆山所写下的诗句,恰如眼前看到的风景。远远地,一座高大的雕像映入眼帘。为纪念李白,白兆山上修建了一座花岗岩李白石像:只见他左手紧握剑柄,目视远方,似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豪气。

站在白兆山顶远眺,山下农田、房舍、道路等尽收眼底,远处桃花、油菜花如星星点点,与涢水相映,难怪前人有“涢水浓于酒,碧山俏似诗”的赞语。
据称,历代文人墨客多追寻李白足迹,如韩愈、杜牧、刘长卿、欧阳修、曾巩、秦观等都曾来过白兆山。秦观在《郧上谣》一诗中写道:“昔闻白兆山,李白读书处。我欲往从之,山中多雾露。”不少文人墨客还在山间岩壁题刻,以抒发景仰李白之情。
目前,白兆山已建成为4A级文化旅游景区,景区有太白殿、钟鼓楼,有李白故里楼群、李白诗碑长廊,以及相关遗址遗迹。安陆开辟了以白兆山为主体的太白游览线,景点有白兆寺、桃花岩、李白读书台、太白堂、太白林、绀珠泉、洗脚塘、洗笔池等。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据资料显示,夫人许氏离世后,大约在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李白怀着阴郁之情离开了安陆,带着儿女迁居东鲁。对于这段经历,李白后来自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作为安陆人,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健安长期从事诗词创作及研究。他认为,“酒隐安陆”对于李白的婚姻与家庭、政治理想、诗歌创作乃至哲学思考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健安认为,李白以“酒隐”为名,实则通过隐居积累声望,同时频繁漫游荆楚、吴越等地。这段经历使他深入观察社会底层,结交道士、隐士、官吏等各类人物,为后期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其间,李白仕途虽未成功但积累了经验。李白在安陆多次干谒权贵(如荆州长史韩朝宗),在此期间写下《与韩荆州书》等自荐文,展现出强烈的入世渴望,为后来长安求仕埋下伏笔。

张健安认为,安陆时期,李白逐渐摆脱了初唐宫廷诗风束缚,形成“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学。如代表作《静夜思》,以直白语言传递乡愁;《山中问答》则用问答体展现超逸情怀,标志其浪漫主义风格的成熟。其诗歌题材也得到拓展,如山水诗、饮酒诗、赠别诗。如赠别诗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景结情的手法臻于化境。
受道教思想影响,李白在此期间的诗作中频繁探讨生命永恒与自由(如《春日醉起言志》),形成“及时行乐”与“追求仙境”并存的矛盾主题,为后期《将进酒》等作品奠定了思想基础。
据研究统计,李白存世千余篇诗文中,约有106篇创作于“酒隐安陆”期间,创作于今湖北境内的诗文约有300篇。
但李白并非陶渊明。李白“酒隐安陆”是唐代文人“进取型隐逸”的代表,体现了盛世特有的乐观与野心;陶渊明“归隐南山”则是乱世文人“退守型隐逸”的典范,承载着对精神净土的永恒追求。
张健安认为,“酒隐安陆”的这段“蹉跎岁月”,实为李白从“少年游侠”向“文化符号”转型的关键期。他通过安陆的隐居与漫游,完成了从地方名士到全国文化名人的蜕变,其诗歌中展现的自由精神与艺术创新,深刻影响了盛唐诗歌的发展方向。正如清代赵翼所言:“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李白在安陆的时光,正是其“领风骚”的起点。
诗韵千古传
27岁的李白,为何选择安陆落户?安陆是楚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于战国中期置县,在古云梦泽上具有重要地位。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对云梦泽有描述,据称李白正是受其影响。
据安陆市情简介,该市距武汉中心城区100公里。近年来,安陆围绕打造“全国李白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功能定位,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着力将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如今,在安陆城区、乡镇、景区、学校,李白主题雕像、李白诗词长廊等随处可见。当地常年举办“李白杯”全国散文诗歌、书法、漫画、摄影等大型赛事,以及湖北(安陆)李白文化旅游节、“李白在安陆”诗歌吟诵大会等系列活动。此外,每年到白兆山研学的青少年达10万多人。
一千多年来,李白在安陆的故事被民间所传颂:主要由“仙子伴读”“月夜写经”“洗笔开池”“双桂劝学”“车盖亭”等组成。这些故事传说,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推动李白文化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安陆已编辑出版《李白在安陆》《李白在安陆十年诗文选注》《安陆李白文化丛书》《安陆李白文化故事》等30多部专著,多项成果填补研究空白。
当下,如何融合李白“酒隐安陆”的文化品牌,从而加强历史文化基因的现代转化?
张健安建议,以李白“酒隐安陆”为核心,提炼“诗仙醉月”“白兆寻幽”等文化符号;借鉴李白“酒隐”中“出世与入世辩证统一”的智慧,在文旅项目中植入“隐逸经济”概念。如,打造“现代隐士社区”,提供数字游民共享办公空间,配套诗词创作工坊与茶道体验,呼应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的精神。
张健安还建议,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矩阵,如文化+酒业、文化+教育;设立“安陆酒隐文化生态保护区”,开设“唐代酒肆”主题餐厅,支持李白IP数字化项目。他认为要通过创新,使文化品牌既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又转化为驱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引擎。(完)
林小涛段雅